我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偏远农村,小时候父母经常安排我陪伴独居的奶奶,我十分乐意,奶奶最疼我,总是偷偷地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时至今日,奶奶离开我已有二十多年了,我还是会时常梦见与她老人家一起生活的场景,大概是那个年代缺衣少食的缘故,梦里出现最多的便是奶奶的“锅屋”。
现在想来,奶奶的“锅屋”是极其简陋的,甚至不能称之为“屋”,只能算是“棚”。那是一处靠着一面院墙用两根柱子支撑起来的草棚,里面的炉子则是奶奶用筛好的土和精挑细选的麦芒加水后纯手工打造而成的,有着足够牢固的三条腿和能吞噬一切柴草的“大肚子”。有时候我不禁联想,奶奶的炉子像一只裹满泥巴的“雄鸡”。
那时候制造这样一个“雄鸡”似的炉子也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如果碰上连日阴雨天气,“雄鸡”也只能化作一摊烂泥巴了。奶奶的“锅屋”虽然简陋,里边却有两个得力的炉子,一个用来烧水,一个用来做饭,一日三餐,炊烟袅袅升起,这“锅屋”便承担起了重要的使命,可是一旦碰上夹风带雨的恶劣天气,“棚”便不能发挥作用了,奶奶只好在西屋里连着土炕的位置支起一个大锅台,也顺带解决了冬天取暖的问题。奶奶她老人家一定想不到,曾经用过的大锅台现在竟如此流行。
结婚后我来到婆婆家住,婆婆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经济条件虽然不甚宽裕,但是婆婆的“锅屋”是名副其实的屋子,砖屋红瓦,有门有窗,可婆婆还是改不掉老习惯,我时常听到她对公公说:“快快,去帮我看看棚里的火。”“棚”的概念在她心里早已根深蒂固。
公公婆婆是庄稼地里的“行家能手”,在各种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他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经济条件日渐好转,旧房翻新盖起了两层小楼房。“锅屋”变身成了楼房里的厨房,油烟机、煤气灶、电磁炉一应俱全。但婆婆的“锅屋”还是保留了下来,里边有她心爱的摊煎饼用的鏊子,她还会时不时地去“锅屋”烧水做饭。
有了孩子后,我们在县城买了房子,厨房里用的是集成灶、天然气,再也不用担心正做着饭火突然没了,厨房里窗明几净,有着我小时候不敢想象的美好。可是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站在厨房里,我想如果能有一间开放式的大厨房该多好,我突然想到了奶奶那开放式的“锅屋”。“锅屋”的变迁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缩影,是国家日益强盛的见证。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司法局 赵而娜)
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九游会国际的版权所有:淄博文明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山东淄博市张店人民西路24号
(浏览本网ag8九游会j9登录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